redis memory命令
ddatsh
用户空间(user space)进程无法直接执行内核代码或者访问内核函数来分配内存资源,需要通过 系统调用接口 brk/sbrk(),请求系统内核来操作
系统调使 CPU 从用户态(user mode)切换到内核态(kernel mode),在需要频繁申请、释放内存的使用场景下会带来较大性能开销
为尽量减少brk/sbrk() 的调用次数,内存管理函数 malloc/free() 在实现上做了一定的优化
一般 free() 释放内存时不降低 programe break 位置,而是将需要释放的内存添加到 空闲内存列表 ,供 malloc() 函数后续循环使用
malloc() 申请内存时优先在空闲内存列表查找 >= 申请大小的内存块,直接返回 or 分割 or brk/sbrk
Redis 内存的管理机制依赖于 jemalloc/tcmalloc 等内存分配器(allocator)。删除 、清除过期 keys 等操作时调用 free() 函数释放内存可能并没有及时返还给操作系统,而是由内存分配器继续持有
Redis 可能会持有大量分配了却没有使用的内存空间,这部分空间被称为 内存碎片
内存碎片无法完全避免,只能降低碎片率
Redis 的内存碎片情况可以通过 INFO MEMORY
命令查看
redis memory 命令
4.0 前info memory
只能查看 redis 内存大体使用状况,无法了解内存具体使用细节,比如expire的消耗
,client output buffer
, query buffer
等
Memory
是Redis4.0 新特性,可用于分析详细内存使用情况,内存使用诊断,内存碎片回收等工作
|
|
info memory
|
|
内存碎片
9 字节内存空间, 1、2、3、5、6、9 已使用,如果计划申请 3 字节连续内存空间,按照现有内存使用情况无法申请, 4、7、8 就是“内存碎片”了
Redis 内存碎片主要如何形成
- 内存分配器机制
- Redis 数据修改和删除引发空间的扩容和释放
如何释放内存
重启redis
生产忽略之?
备用实例同步后替换
思路通,但操作流程复杂且风险高
memory purge 手动碎片整理
阻塞主进程,生产环境慎用
memory purge 和 activedefrag 回收的并不是同一块区域的内存,它简单粗暴的尝试清除脏页以便内存分配器回收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 activedefrag 配合使用,memory purge 在极端情况下效果较好,activedefrag 则更彻底
activedefrag 自动碎片整理
activedefrag 默认关闭,计划清理碎片时需手动开启
|
|
配置项归类为三类,功能开关、碎片的整理力度、资源使用情况
功能开关
-
activedefrag:内存碎片整理总开关,默认为禁用状态 no
-
active-defrag-ignore-bytes:可容忍内存碎片量(default 100M 字节),达到该阈值时允许整理
-
active-defrag-threshold-lower:可容忍内存碎片率(default 10%),达到该阈值时允许整理
同时 满足上面三项配置时,内存碎片自动整理功能才会启用
整理力度
- active-defrag-threshold-upper:内存碎片空间占操作系统分配给 Redis 的总空间比例达到此阀值(默认 100%)时,则尽最大努力整理
- active-defrag-max-scan-fields:碎片整理 扫描 set/hash/zset/list 时,仅当 set/hash/zset/list 的长度小于此阀值时,才会将此 key 加入碎片整理
资源占用
- active-defrag-cycle-min:清理内存碎片占用 CPU 时间的比例不低于此阀值(默认 1%),保证清理能正常开展
- active-defrag-cycle-max:一旦超过则停止清理,从而避免在清理时,大量的内存拷贝阻塞 Redis,导致其他请求延迟
清理时机
mem_fragmentation_ratio > 1.5 时,建议开始清理内存碎片
也可以通过分析调整 activedefrag 参数配置从而达到自动清理效果
正常情况下尽量保持禁用状态
redis activedefrag
核心是利用 jemalloc 特性,不从线程缓存中获取内存,重新申请一块内存,从而将旧的有内存碎片的内存释放掉